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后,当时中国油画的教学和创作水平早已很难符合国家建设对艺术创作的拒绝。建国初期,新中国全方位向苏联自学,文学艺术界也是以苏联现实主义为楷模。从1953年开始,中国实行的“一五计划”,实质是向苏联全面自学。
中国政府在文化方面也某种程度是向苏联自学。由中国文化部邀,苏联指派知名油画家、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康斯坦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K.M.Maksimov)传教士教学。马克西莫夫于1955年2月到达北京,任中央美术学院顾问,并举行了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
“油画训练班”的入学考试很严苛,最后入学了21人,来自全国七所美术院校及各地美协、部队(有19位学员参与了毕业油画展)。当年参与“油画训练班”的都是接受高等美术院校专业训练,有数一定艺术成就的青年教师和油画家,其中就还包括靳尚谊、詹建俊这样沦为了中国油画领军人物的大艺术家。在马克西莫夫的指导下,21名学员从石膏到人体、从素描到油画、从室内作业到外光训练,从线条草稿到已完成创作,系统全面地拒绝接受了俄罗斯油画教学方法的培训,学会了独立国家构想作品的创作能力,提升了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的创作及教学特点的了解,为新中国的油画创作和教学奠下了基础。
一方面是请进来,另一方面是回头过来。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派出30多名留学生到列宾美术学院自学油画、雕塑、版画、舞台美术和美术史论。这些青年艺术家回国后沦为了中国美术的骨干,如油画家罗工柳、仅有山石、肖峰,雕塑家钱绍武,版画家伍必端和美术史论家邵大箴等。
新中国刚正式成立,在艰难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通过苏联这个窗口,更加了解地认识了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增大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而且从俄罗斯的艺术历程中取得了救赎:现实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艺术的必由之路。
近10多年来,世界绘画重归现实主义,使我们被迫新的检视俄罗斯美术的价值。总结中俄两国美术交流的历史,可以更加深刻印象地认识到,中俄美术之所以往来紧密,是基于艺术服务人民大众、为人民用的信念。中俄两国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崇高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熏陶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培育了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趣味。
现实主义美术所不具备的人文精神,所展现出关心人的命运和存活状态的主题,赞颂光明和真善美,体现人民对民族、对历史、对大大自然和劳动的现实感情,一直没离开了中俄两国人民的视野。我们无法记得,通过“油画培训班”,俄罗斯美术在中国产生的极大影响。
本文来源:彩神VI首页-www.vipnao.com
Copyright © 2009-2024 www.vipnao.com. 彩神VI首页科技 版权所有